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年度报告2020年

作者: 时间:2023-06-20 点击数:


批准立项年份

2013

通过验收年份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年度报告

202011——20201231

 

 

 

实验教学中心名称:中药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杨明  钟凌云

实验教学中心联系人/联系电话:13870608983  13870890930

实验教学中心联系人电子邮箱:ly1638163@163.com

所在学校名称:江西中医药大学

所在学校联系人/联系电话:079187118911

 

 

 

 

 

 

 

 

2021228 日填报



第一部分  年度报告编写提纲

 

一、人才培养工作和成效

(一)人才培养基本情况。

本实验教学中心承担了基础化学类实验教学项目: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类实验;专业化学类实验教学项目:包括药物化学、应用化学和中药化学类实验;药理类实验教学项目:包括药理学、中药药理学和临床中药类实验;资源环境类实验教学项目:包括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和环境科学类实验;制药类实验教学项目:包括药剂学、中药药剂学和中药炮制类实验。学生惠及我院全体学生,尤其是中药学专业类学生,2020年承担实验教学计划学时7485余学时,实验项目423项,学生达13112实验次数达407714人次;开设开放性实验26项,受益学生达423余人利用实验室条件进行创新创业活动24项,受益学生达134余人。

(二)人才培养成效评价等。

1今年我院本科毕业生814人,本科毕业生考研升学率30.52%,总就业率为78.16%。

 2)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显著提升。在2020年里,我院青年学生共计获得24项国家级奖项、15项省部级奖项及284项各类知识竞赛奖项,并以第一、二作者发表各项论文17篇,获批各项专利4项。我院学生席嘉禾在2020年江西省“振兴杯”赣鄱工匠大赛中药炮制竞赛中荣获水泛丸组一等奖;王楷睿、易海燕在2020年江西省“振兴杯”赣鄱工匠大赛中药炮制竞赛中均荣获水泛丸组二等奖。

3校企合作模式成效显现。

学院先后与杭州施强药业、江西博雅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办了“景德中药班”、“地康班”、“洪兴班”校企合作班,学生结业后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2020年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获得学校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

二、人才队伍建设

(一)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本中心固定人员103人,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51人,讲师18人;设中心主任2名,管理人员4名,实验带教老师84人,实验员13人。

2020年度利用中药学一流学科建设经费,引进博士张妮、陈宇欢、潘小军、刘应蛟、付青霞等5人。柔性引进廖利平、吴培凯、邓雪枝3人。配合学校实施青年党员教师发展支持计划,学院张华老师入选江西省“双千计划”首批培养类项目(自然科学类)

(三)队伍建设的举措与取得的成绩等。

1)从组织和制度上保证教师教学的健康发展

 学校制定了《教学标兵遴选与奖励办法》、《教师职务试行条例》、《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奖励暂行规定》、《教学成果奖励条例》、《教师培训工作规程(修订)》、《青年教师培养细则》、《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暂行规定》、《教师培训经费管理暂行规定(修订)》等条例并严格执行,有效保障了教师的合法权利。学校对专业教师实施资格认定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由学术委员会组织专家按照《江西中医药大学主讲教师管理办法(修订稿)》、《江西中医药大学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若干问题的规定》、《江西中医药大学关于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实施办法》,对教师业绩材料进行评审,对符合要求的教师实行聘任。从制度上有效保证了教师教学发展。药学院按照《江西中医药大学教学质量评估办法》、《江西中医药大学本科教学三级听课管理制度》、《江西中医药大学教学人员工作质量与职业道德规范》、《江西中医药大学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评价标准》的规定,通过听课、师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网上评教、检查教案、讲稿、试卷及学生实验报告等形式,全面评估检查教师的绩效。从组织和制度上保证了教师教学的健康发展。

2)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的教学培训计划

 制定了《教师培训工作规程(修订)》、《青年教师培养细则》、《教师培训经费管理暂行规定(修订)》等条例并严格执行。药学院制定了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尤其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通过岗前培训、在职培训、攻读学位、国内外进修培训和学术交流等形式,提升教师素质。2020年本中心委托培养博士1,一年期学术交流4人。

3教学改革成果丰硕

杨明教授团队主讲的《中药药剂学》被认定为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药学院获防疫期间线上教学优质课程二等奖2门(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三等奖2门(药理学、药用植物学)、优秀奖1门(中药化学);获江西中医药大学第十七批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钟凌云、关志宇)、一等奖2项(张金莲、刘波)、二等奖5项(刘荣华、杨婕、廖夫生、韦国兵、刘华)。祝婧获全国中药炮制青年教师授课与技能比赛第三名、关志宇获第二届江西省高校VR课件设计与制作大赛二等奖并入选首届江西普通本科高校金牌青年教师。

(4)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喜讯不断

本年度完成了中药学一流学科分析报告和验收工作,验收结果为第一层次优秀,正在积极准备中药学和药学两个学科的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

“中药学”和“药学”“中药制药”3个专业被列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三、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

(一)教学改革立项、进展、完成等情况。

2020年,本中心教师获批立项省级教学改革课题5项,结项省级教学改革课题3项,在研省级教改课题4项;主编教材1部,副主编教材7部,参编6部。2020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十四五”规划教材主编遴选,本中心3位老师的《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工程》教材入列。

(二)科学研究等情况。

2020年度本中心教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项,获资助金额369万元,在研20项;获批年省自然科学基金6项,金额20万元,在研8项;在研其他类型省级课题10项。

本中心教师伍振峰副教授团队“中药高效节能提取浓缩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应用”荣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陈丽华教授团队参与的“中药大品种金水宝系列产品产业化关键技术体系创建及其应用”荣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奖项为我校联合江西济民可信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联合申报;樊浩教授团队“基于生物传感技术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廖正根教授团队“基于肠道转运机制的中药配伍增效原理研究”荣获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四、信息化建设、开放运行和示范辐射

(一)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人员信息化能力提升等情况。

本中心目前已建设有中药资源类虚拟仿真实验、中药炮制与制剂类虚拟仿真实验、中药成分类虚拟仿真实验、中药质量评价虚拟仿真实验、中药药效与安全

性评价虚拟仿真实验、中药服务类虚拟仿真实验。

中心还开发制作了有关实验的教学多媒体视频30项,学生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随时学习,并应用于课堂实验教学中。目前,示范中心的基础实验教学已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充分结合丰富的多媒体素材,可以同时容纳众多学生通过网络互动进行实验讨论,明显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

通过依托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讯等技术进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运用,中心信息化教学水平明显提升。老师及学生们对于信息化教学的认识也逐渐加深,从过去的被动教学使用,到现在老师们主动接触科技企业,寻求信息化教学的帮助,老师们对于虚拟仿真、人机交互等先进信息技术的认识也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的发展。

(二)开放运行、安全运行等情况。

学校各类信息化教学资源均是依托我校国家级中药产业链关键环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对外进行开发共享,各兄弟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及学生均可进行注册,通过审核后使用。中心信息化资源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全天候开放

为了提高开放实验室的安全性,在各实验室内还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教师可以实时通过监控观察学生的进出情况以及实验室的安全情况;为了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增强学院师生实验室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本中心还进行了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参加师生达2230人次。

11月26日,我院接收了教育部高校实验室安全现场检查专家组的检查工作,专家组一行六人对我校(包括本中心)实验室工作表示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我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在学生安全教育持续性、信息化管理、实验室环境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和隐患,并提出了建议与整改要求。本中心积极进行整改,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

(三)对外交流合作、发挥示范引领、支持中西部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等情况。

学校积极与其他兄弟院校进行沟通和交流,一方面可以掌握其它院校相关专业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日常教学的情况,以便学校自身学习借鉴。另外一方面,将本校教学资源进行广泛推广,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充分共享,并针对共享中搜集得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相关内容的及时更新。在做好校内资源共享的同时,将我校资源共享给各医学院和高校的相关学院,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并逐步向社会开放。

本中心积极与企业对接,先后与杭州施强药业、江西博雅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广东永正药业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办的“景德中药班”、“地康班”、“洪兴班”校企合作班模式获得了学校教学成果奖。

此外,中心先后多次组织教师参加全国性的会议,与国内同行交流学习,拓展了中心教师的视野,开阔了中心建设的思路。

五、示范中心大事记

(一)有关媒体对示范中心的重要评价,附相应文字和图片资料。

1.【江西日报】赣鄱工匠大赛中药炮制竞赛在江西中医药大学举行

 

  日前,2020年江西省“振兴杯”赣鄱工匠大赛中药炮制竞赛在江西中医药大学举行,共有来自全省各医药企、事业单位及院校,在校学生和在职职工共73人组成的19支代表队伍参赛。比赛分为理论竞赛和技能操作竞赛两个部分。在技能操作竞赛环节,共有个人单项“切制”“炒制”“泛丸”和综合项4个参赛项目。

  江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自古享有盛名,“樟帮”“建昌帮”占据中药炮制的半壁江山,自古有“药不过樟树不灵,药不到建昌不行”之说。江西举办“振兴杯”赣鄱工匠大赛中药炮制竞赛,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务实举措,更为推动全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通过以赛促学,引领更多从业者走上技能成才之路,可以进一步推动我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熊 灵摄

 

稿件来源:江西日报

网页链接:http://m.jxxw.com.cn/v5/index.php?c=App_News_v5&m=show_paper&?share=app&siteid=55&contentid=6676445&paperId=2&uid=0&uuid=

 

2.【江南都市报】江西中医药大学荣获第二届江西省高校VR课件设计与制作大赛一等奖

 

江南都市报讯 杨清跃、全媒体记者高译丹报道 近日,第二届江西省高校VR课件设计与制作大赛圆满落幕,本届大赛共有省内47所高校202个团队报名,其中,江西中医药大学团队的作品“液体制剂—混悬剂” 荣获一等奖。

  据介绍,混悬剂是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的液体制。《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基本理论、生产技术以、质量控制、合理利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是该校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

  近年来,VR技术发展迅速,与教学融合也越来越紧密。江西中医药大学获奖教学团队在朱卫丰教授的带领下,积极应用新兴技术,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打造高自由度的沉浸式、交互式VR虚拟实验,学生好似亲身走进实验室,直观感受科研实验的同时,自主选择、控制药物制剂的制备过程、辅料种类及剂量,而后系统自动评分并解析。

  该VR虚拟实验可反复试错,解决了常规实验场地、课时、材料的诸多限制,与理论讲授穿插配合,让同学们在课堂上感受科学研究,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药品质量源于设计”。

 

(三)省部级以上领导同志视察示范中心的图片及说明等。

省政协副主席刘卫平来校调研座谈

   江中新闻网讯(记者 杨清跃 内容综合江西日报)5月21日,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刘卫平率“中医药产业传承与创新发展对策研究”专题协商课题组赴我校调研座谈。省政协副秘书长杨木生同行。

 

  学校党委书记陈明人出席会议并做汇报,党委副书记赵恒伯、副校长杨明出席会议,学校原党委书记、首席教授刘红宁,热敏灸技术创始人、首席教授陈日新以及学校附属医院、南昌市洪都中医院负责人出席座谈会。

  陈明人代表学校对调研组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汇报学校在产学研特色办学、中医药国际化、热敏灸技术与产业推广等方面的优势特色。他表示,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迅速,产学研结合办学是全国中医药高校的一面旗帜,未来学校将再接再厉,为江西中医药强省建设贡献更多的江中力量。

  课题组听取了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治疗工作介绍,并就我省中医药在全国的地位、优势和特色,我省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路径和举措,建设中医药强省如何实现“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课题组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做优做强做大我省中医药产业的工作要求,认真总结中医药在此次疫情防治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江西中医药大学产学研深度融合办学、助力江西中医药“走出去”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发挥江西中医药大学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课题研究等方面的优势,抢抓机遇,助力做优做强做大我省中医药产业。

  课题组表示,通过调研座谈,增强了擦亮江西中医药“名片”的底气、信心和动力,明晰了助力做优做强做大我省中医药产业的思路和举措。要认真梳理与会中医药专家的宝贵意见建议,努力向省委、省政府提交高质量建言,凝聚起中医药强省建设的强大合力。

 

(四)其它对示范中心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活动等。

1.杨明带队赴永丰县开展校地产学研合作调研

  江中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寿文 秦倩)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地方企业的联系,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增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10月13日,我校副校长杨明带领调研组一行赴永丰开展校企产学研合作调研,永丰县委常委与各职能部门相关领导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江西源生狼和药业有限公司、江西和明制药有限公司、江西恩威药业有限公司和江西维莱营健高科有限公司进行调研指导,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产业发展需求,企业均希望加强与我校合作。

 

学校副校长杨明带队赴永丰县开展校地产学研合作调研

  调研组出席校地产学研合作暨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座谈会,各位专家就永丰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杨明表示,要加强校企联动,助推产学研深度合作;深入探索校企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结合企业和市场的需求,找准学校、企业发展的契合点,共同推进校企合作进程,实现互惠共赢、共同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永丰县农业农村局等11家单位领导、4家药企和3家种植基地代表参会。

 

 

 

 

 

 

2.学校召开全国名中医范崔生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

 

11月21日下午,全国名中医范崔生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湾里校区行政楼二楼多功能会议厅召开

1121日下午,全国名中医范崔生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湾里校区行政楼二楼多功能会议厅召开。党委副书记、校长左铮云,副校长朱卫丰、杨明出席开幕式,华润江中党委书记卢小青、上海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王峥涛、全国优秀教师龚千锋出席,各职能部门领导、范崔生教授的同事、学生、弟子及好友等10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开幕式由朱卫丰主持。

 

    左铮云表示,范老师从医执教近七十年,桃李满天下。他将传统理论与现代理化手段相结合,潜心研究和开发江西道地及特产药材,积极发掘与整理江西特色传统中药炮制经验,为江西传统中药鉴定和炮制的继承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本次研讨会,能够使大家对范崔生教授的学问之道和治学精神,有更加深刻的领悟。范崔生教授等老一辈学者身上,集中体现了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体现了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这些精神,是江西中医药大学办学治校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杨明指出,范崔生老师从事中医药研究一辈子,始终不忘初心,坚定不移地专注于中药鉴定及中药炮制的教学与科研,同时多学科交叉融合,医药融会贯通,形成了“以质为本,以炙为用”的独特学术风格。我们要学习范崔生老师的师德、学问和治学精神。要学习他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大师品格,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学者本色,立德树人、培育英才的教师风范;为推进中药学双一流学科建设,为提高中药学人才培养水平高,做出新的贡献。

 

范崔生教授讲话

范崔生教授就胆南星、盖锅炒乳香、炒黑锡等已面临失传的樟帮特色炮制品的炮制工艺进行了讲解;并进一步指出中医药一定要先有继承,才有发展,两者要紧密结合;江西药用资源和医药文化资源都十分丰富,江西中医药事业大有可为、大有发展。

 

中药炮制团队六代传承仪式会上还请出炮制祖师画像,宣读拜祖帖,行拜祖礼,举行了中药炮制团队六代传承仪式

上海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王峥涛,以及浙江大学张治针教授、暨南大学周光雄教授、江西中医药大学付小梅教授等范老的研究生分享了以范崔生教授学术思想为核心的,涉及中药资源、中药炮制、中药新资源开发等研究成果。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中医药工作者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也为学术传承贡献了新的力量,既推动了我省中医药事业向更高层次的迈进与发展,更为健康中国注入了新的元素。

 

3.教育部高等学校《药事管理学》《中药炮制学》课程联盟成立大会召开

12月29日,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药事管理学》《中药炮制学》课程联盟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匡海学、副秘书长桂双英,安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魏骅,我校副校长杨明、简晖,《药事管理学》《中药炮制学》课程联盟理事单位成员的45所高校7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采取线上线下同步直播形式召开。

开幕式上,简晖介绍了学校近年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和进展成效,指出本次会议的召开引领了新时期中药学类专业课程建设新思路,是我校新形势下的新担当和新实践。

桂双英宣读了《药事管理学》《中药炮制学》两门课程联盟成立的通知及联盟单位成员名单;匡海学和桂双英共同为两门课程联盟成员颁发证书。我校刘红宁当选《药事管理学》课程联盟理事长、俞双燕任理事、叶耀辉任副秘书长,王琦任秘书;我校龚千锋当选《中药炮制学》课程联盟名誉理事长、杨明任理事长、钟凌云任秘书长,祝婧、于欢、黄艺任秘书。

匡海学对课程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目前正值加快推进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关键时期,《药事管理学》《中药炮制学》作为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建立课程联盟平台、推进课程建设对中医药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他提出,应进一步加强“四新”建设、强化与现代信息技术等深度融合、推动中药高等教育模式变革、建立健全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等,同时围绕课程体系重构、课程改革、课程思政、课堂转变、传承创新等方面深入思考、下苦功夫,遵循中药学类专业“传承需尊古、创新应守正”专业特点,着力建设好《药事管理学》和《中药炮制学》课程。

杨明做了题为《中药炮制学课程建设的思考》的专题报告,深度剖析了高校课程建设的内涵,并回顾了学校在中药炮制学课程建设中开展的工作及成效。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处长、《药事管理学》课程联盟副理事长王世宇分享了基于国家级一流课程的在线教学实践与思考,江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揭安全分享了“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分会场报告环节,《药事管理学》《中药炮制学》课程联盟秘书长谢明、钟凌云分别对本联盟2020年度工作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下一年度工作计划。此外,来自9所高校的联盟成员分别围绕一流课程建设、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互联网+课程建设等主题做了专题报告,全体参会代表围绕课程联盟2021年工作计划及一流课程建设进行了研讨。

本次会议紧密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落实了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课程联盟的成立,将有力提升《药事管理学》《中药炮制学》课程建设水平,加快推进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进程,进一步促进高质量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大会合影

 

 

六、示范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验中心在以下方面还存在不足,需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实验教师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随着教学的发展,要求教师的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近年来新进一批青年教师, 他们均具有博士学位,学术研究能力较强,但缺少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实验仪器维护的经验,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实验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中心应结合国内外教学改革的趋势并针对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研究制定改革的方向和思路,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投入教学改革, 并将改革的成果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交流,发表相应的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需要加强交流,提高辐射示范作用中心应有计划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对外交流和合作,扩大中心的影响,同时提高示范辐射的作用。

信息化管理水平还有待加强,以便进一步扩大实验开放的范围与水平。

 

六、所在学校与学校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

学校一直重视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本年度投入新购进设备100余万元,立项300余万元实验室建设项目,极大地推进了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学校领导和教务处通过现场走访、汇报交流等多种途径关注中心的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工作,有问题及时解决。

六、下一年发展思路

中心在新的一年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 重点开展实验教学与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 深入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学; 结合信息化建设开展教学模式、考核模式的改革研究与探讨,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 推动中心实验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3. 通过实验教学主题研讨会等形式,加强青年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4.继续开展交流和合作,扩大影响,示范辐射。

注意事项及说明:

1.文中内容与后面示范中心数据相对应,必须客观真实,避免使用“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等词。

2.文中介绍的成果必须带有示范中心成员的署名。

3.年度报告的表格行数可据实调整,不设附件,请做好相关成果支撑材料的存档工作。

4.模板中涂红色部分较上年度有变化,请填写时注意。

 

 

 

第二部分 示范中心数据

数据采集时间为 2020年11日至1231

一、示范中心基本情况

示范中心名称

中药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所在学校名称

江西中医药大学

主管部门名称

江西省教育厅

示范中心门户网址

http://zysy.jxtcmi.com

示范中心详细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梅岭大道1688号

邮政编码

330004

固定资产情况

 

建筑面积

8500.27  

设备总值

7417万元

设备台数

4393 

经费投入情况

400

主管部门年度经费投入

(直属高校不填)

0万元

所在学校年度经费投入

400

万元

注:(1)表中所有名称都必须填写全称。(2)主管部门:所在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可查询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全国高等学校名单。

 

 

 

 

二、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一)本年度固定人员情况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份

职称

职务

工作性质

学位

备注

1

杨明

1963

教授

示范中心主任

教学

博士

博导

2

钟凌云

1971

教授

示范中心主任

教学

博士

博导

3

罗光明

1957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4

刘荣华

1965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5

张璋

1975

讲师

 

教学

硕士

 

6

杨世林

1954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7

刘红宁

1959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8

朱卫丰

1969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9

陈丽华

1973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10

饶毅

1961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11

罗晓剑

1961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12

廖正根

1969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13

陈兰英

1967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14

袁金斌

1975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15

朱继孝

1977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16

张海燕

1980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17

屈飞

1980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18

陈银芳

1984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19

刘波

1972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20

黄丽萍

1971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21

魏学鑫

1975

实验师

 

技术

学士

 

22

付剑江

1975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23

章常华

1977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24

殷玉婷

1980

讲师

 

教学

博士

 

25

刘玉晖

1977

教授

 

教学

博士

 

26

李文宏

1974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27

吴文婷

1988

讲师

 

管理

硕士

 

28

刘友儿

1970

讲师

 

管理

学士

 

29

谢卫华

1977

副教授

 

管理

硕士

 

30

陈泣

1975

讲师

 

教学

硕士

 

31

易炳学

1980

副教授

 

管理

硕士

 

32

洪年

1964

副教授

 

教学

学士

 

33

衷友泉

1971

教授

 

教学

学士

 

34

樊浩

1980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35

程林

1982

副教授

 

教学

硕士

 

36

杨婕

1971

副教授

 

教学

硕士

 

37

刘文琴

1978

实验师

 

技术

学士

 

38

龙凯

1970

高级实验师

 

技术

学士

 

39

王星

1962

高级实验师

 

技术

大专

 

40

徐向红

1971

实验师

 

技术

学士

 

41

葛菲

1965

教授

 

教学

学士

 

42

胡生福

1978

实验师

 

技术

硕士

 

43

刘勇

1962

副教授

 

教学

硕士

 

44

徐艳琴

1980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45

林贵兵

1981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46

付小梅

1976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47

裴建国

1967

实验师

 

技术

大专

 

48

吴志瑰

1977

副教授

 

教学

硕士

 

49

邓可众

1973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50

左月明

1978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51

张寿文

1971

教授

 

研究

博士

博导

52

李风琴

1982

讲师

 

教学

硕士

 

53

曹岚

1970

副教授

 

研究

学士

 

54

关志宇

1980

教授

 

教学

博士

 

55

王芳

1983

副教授

 

教学

硕士

 

56

肖雄

1969

讲师

 

教学

学士

 

57

韩飞

1981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58

高文军

1970

讲师

 

教学

学士

 

59

杨华生

1974

教授

 

教学

博士

 

60

黄潇

1984

副教授

 

教学

硕士

 

61

杨辉

1975

助理实验师

 

技术

学士

 

62

郭慧玲

1962

教授

 

教学

学士

博导

63

龚千锋

1952

教授

 

教学

学士

博导

64

张金莲

1969

教授

 

教学

硕士

博导

65

颜冬梅

1980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66

范晖

1983

高级实验师

 

技术

学士

 

67

祝婧

1982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68

叶喜德

1976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69

熊英

1975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70

于欢

33

讲师

 

教学

博士

 

71

张忠立

1979

副教授

 

教学

硕士

 

72

吴华强

1983

实验员

 

技术

学士

 

73

舒任庚

1964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74

欧阳胜

1968

教授

 

教学

硕士

 

75

罗永明

1959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76

陈杰

1975

副教授

 

教学

硕士

 

77

刘燕华

1962

高级实验师

 

技术

大专

 

78

崔汉峰

1980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79

林艳

1982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80

黄洪林

1964

副教授

 

教学

硕士

 

81

陈晓东

1963

副教授

 

教学

硕士

 

82

刘华

1969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83

万屏南

1971

副教授

 

教学

硕士

 

84

熊俭

1977

讲师

 

教学

硕士

 

85

喻理德

1966

副教授

 

教学

硕士

 

86

彭红

1964

教授

 

教学

本科

 

87

平欲晖

1969

副教授

 

教学

硕士

 

88

熊魏

1980

高级实验师

 

技术

学士

 

89

韦国兵

1976

副教授

 

教学

硕士

 

90

姚雪莲

1978

副教授

 

教学

硕士

 

91

廖夫生

1977

副教授

 

教学

硕士

 

92

田晓明

1976

助理实验师

 

技术

学士

 

93

刘婧

1986

讲师

 

教学

硕士

 

94

叶喜德

1977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95

董丽华

1986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96

姜涛

1987

讲师

 

教学

博士

 

97

李铭东

1969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98

张华

1982

教授

 

教学

博士

 

99

苏丹

1983

教授

 

教学

博士

博导

100

蔡瑛

1983

讲师

 

教学

博士

 

101

熊耀坤

1984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102

伍振峰

1982

副教授

 

研究

博士

 

103

董欢欢

1984

副教授

 

研究

博士

 

 

注:(1)固定人员:指经过核定的属于示范中心编制的人员。(2)示范中心职务:示范中心主任、副主任。(3)工作性质:教学、技术、管理、其他。(4)学位:博士、硕士、学士、其,一般以学位证书为准。(5)备注:是否院士、博士生导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等,获得时间。

 

(二)本年度兼职人员情况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份

职称

职务

工作性质

学位

备注

1

 

 

 

 

 

 

 

 

2

 

 

 

 

 

 

 

 

 

 

 

 

 

 

 

 

注:(1)兼职人员:指在示范中心内承担教学、技术、管理工作的非中心编制人员。2)工作性质:教学、技术、管理、其他。3)学位:博士、硕士、学士、其,一般以学位证书为准。(4)备注:是否院士、博士生导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等,获得时间。

(三)本年度流动人员情况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份

职称

国别

工作单位

类型

工作期限

1

宋民宪

1954

正高级

中国

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成都分、原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行业企业人员

2013.09-至今

2

丁楚良

1941

正高级

中国

汇仁集团

行业企业人员

2013.12-至今

3

张立国

1963

正高级

中国

华东理工大学

行业企业人员

2014.10-至今

4

廖利平

1956

正高级

中国

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行业企业人员

2016年10月至今

注:(1)流动人员:指在中心进修学习、做访问学者、行业企业人员、海内外合作教学人员等。2)工作期限:在示范中心工作的协议起止时间。

(四)本年度教学指导委员会人员情况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份

职称

职务

国别

工作单位

类型

参会次数

1

钟凌云

197110

正高级

委员

中国

江西中医药大学

校内专家

1

注:(1)教学指导委员会类型包括校内专家、外校专家、企业专家和外籍专家。(2)职务:包括主任委员和委员两类。(3)参会次数:年度内参加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的次数。

三、人才培养情况

(一)示范中心实验教学面向所在学校专业及学生情况

序号

面向的专业

学生人数

人时数

专业名称

年级

1. 

中药学

2017

141

25326

2. 

中药学

2018

161

62824

3. 

中药学

2019

177

11328

4. 

中药学

2020

172

4128

5. 

中药资源与开发

2017

39

8151

6. 

中药资源与开发

2018

36

7488

7. 

中药资源与开发

2019

49

3136

8. 

中药制药

2017

80

5040

9. 

中药制药

2018

46

8172

10. 

中药制药

2019

55

4840

11. 

中药制药

2020

60

1440

12. 

制药工程

2017

83

12066

13. 

制药工程

2018

94

15664

14. 

制药工程

2019

52

3360

15. 

制药工程

2020

60

1440

16. 

药学

2017

199

39537

17. 

药学

2018

210

45261

18. 

药学

2019

229

24221

19. 

药学

2020

175

4725

20. 

药剂学

2017

84

11520

21. 

药剂学

2018

40

10256

22. 

药剂学

2019

53

5618

23. 

药剂学

2020

60

1620

24. 

应用化学

2017

44

5984

25. 

应用化学

2018

44

7040

26. 

食品质量与安全

2017

57

5448

27. 

食品质量与安全

2018

68

8560

28. 

食品质量与安全

2019

58

3712

29. 

食品质量与安全

2020

50

1200

注:面向的本校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列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

(二)实验教学资源情况

实验项目资源总数

556

年度开设实验项目数

423

年度独立设课的实验课程

28

实验教材总数

10

年度新增实验教材

0

注:(1)实验项目:有实验讲义和既往学生实验报告的实验项目。(2)实验教材:由中心固定人员担任主编、正式出版的实验教材。(3)实验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独立设置学分的实验课程。

(三)学生获奖情况

学生获奖人数

14

学生发表论文数

17

学生获得专利数

4

注:(1)学生获奖:指导教师必须是中心固定人员,获奖项目必须是相关项目的全国总决赛以上项目。(2)学生发表论文:必须是在正规出版物上发表,通讯作者或指导老师为中心固定人员。(3)学生获得专利:为已批准专利,中心固定人员为专利共同持有人。

 

四、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情况

(一)承担教学改革任务及经费

序号

项目/

课题名称

文号

负责人

参加人员

起止时间

经费(万元

类别

1

中药制药专业化学类课程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的研究

JXJG-20-12-11

杨婕

张武岗、陈海芳

202001-202212

0.5

a

2

项目驱动结合思维导图教学法在《中药药剂学》形成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JXJG-20-12-12

伍振峰

杨明、王雅琪、万娜、魏韶锋

202001-202212

0.5

a

3

融入 STEM 教育理念的基于 MOOC 平台的《分析化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教学实践研究

JXJG-20-12-13

韦国兵

胡奇军、张凌、廖夫生、姚雪莲

202001-202212

0.5

a

4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JXJG-20-12-14

关志宇

朱卫丰、刘婧、陈丽华、曾文泓

202001-202212

0.5

a

5

--相结合模式下的《生药学》双语教学实践研究以俄罗斯药学类交换生教学为例

JXJG-20-12-19

左月明

张忠立、吴志瑰、付小梅

202001-202212

0.5

a

6

基于“金课”背景下《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JXJG-19-12-2

舒任庚

刘荣华、熊英 、陈杰、 陈芳有

201901-202112

2

a

7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生物药剂学课程为例

JXJG-19-12-4

陈丽华

朱卫丰 、吴文婷 、关志宇 、刘运锋

201901-202112

0.5

a

8

基于传承创新特色的中药学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以中药炮制学为例

JXJG-19-12-11

祝婧

范晖、 陈泣 、黄艺

201901-202112

0.5

a

9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线上形成性评价在《药理学》教学的研究与应用

JXJG-19-12-19

殷玉婷

李俊、 罗颖颖  

201901-202112

0.5

a

10

药学类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标准及路径研究

JXJG-18-12-2

朱卫丰

刘婧、 刘荣华、 关志宇、 葛菲  

201801-202012

2

a

11

虚实结合的层次化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JXJG-18-12-4

钟凌云

叶耀辉、  于欢、  祝婧、  叶喜德

201801-202012

2

a

12

基于学习行为语义分析的职能教学预警系统---以药学专业为例

JXJG-18-12-13

韩飞

罗勇、  侯永春、  黄潇、  黄艺

201801-202012

0.5

a

13

基于项目驱动分层次的《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JXJG-18-12-28

刘婧

关志宇、  黄潇、  杨辉  

201801-202012

0.5

a

注:1)此表填写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课题)名称:项目管理部门下达的有正式文号的最小一级子课题名称。2)文号:项目管理部门下达文件的文号。3)负责人:必须是中心固定人员。4)参加人员:所有参加人员,其中研究生、博士后名字后标注*,非本中心人员名字后标注#。5)经费:指示范中心本年度实际到账的研究经费。(6)类别:分为a、b两类,a类课题指以示范中心为主的课题;b类课题指本示范中心协同其他单位研究的课题

 

 

(二)承担科研任务及经费

 

序号

项目/

课题名称

文号

负责人

参加人员

起止时间

经费(万元

类别

1. 

基于3D泡沫金属/非金属的新型固相萃取方法的构建及在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

21904051

蔡瑛

 

202001-202212

18

a

2. 

基于磁纳米粒子介导的靶向DC沉默IDO技术治疗小鼠肺癌的研究

20192BAB215067

蔡瑛

严志宏#,周立分#,王一帆#,乔日发*,张霞*

201907-212112

6

a

3. 

白头翁皂苷通过调控肿瘤微环境中TAMs表型M1/M2的转化干预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

81860720

陈兰英

 

201901-202212

35

a

4. 

降香黄酮调控炎性细胞因子促进骨髓间质干细胞修复梗死心肌的作用研究

20171BAB205096

陈兰英

 

201701-202012

6

a

5. 

抗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中药1类新药白头翁皂苷B4的药效与安全性评价

 

陈兰英

 

201801-202012

50

a

6. 

白芍调控P-gp介导生物碱类成分血脑屏障转运机制研究

81760717

陈丽华

关志宇,杨琴,#吴璇,#刘丽丽,#陈谢谢*,吴瑶*

201701-202012

34

a

7. 

含中药挥发油九分散方经皮转运机理研究

20181BAB205078

陈丽华

 

201801-202012

6

a

8. 

基于病机转化的参附汤治疗厥证心气虚、心阳虚配伍规律及科学内涵的研究

20181BAB215039

陈银芳

余日跃,姜丽,王琪*,侯敏*,燕波*

201801-202012

6

a

9. 

基于“药-方-证”关联的枳实“随证质量评价”研究

81960709

邓可众

熊英成国春#沈虹*,谢璐欣*,黄秋连*

202001-202312

34

a

10. 

基于杂交测序原理构建的电化学冬虫夏草基因鉴别传感器的研究

81872968

樊浩

吴波,张洁,#何玲玲*,孔德荣*,陈查丹*,张晶*

201901-202212

57

a

11. 

高效鉴别冬虫夏草基因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20192BAB205103

樊浩

熊魏,吴波,张洁,#何玲玲*,孔德荣*,陈查丹*,张晶*

201701-202012

6

a

12. 

基于Runx2调控界面探究蚊母草抗乳腺癌破骨性骨转移作用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

81960736

付剑江

吕红,#王珊,#麻俊超,#徐焕军*,喻娟娟*,朱小翠*,熊凌*

202001-202312

34

a

13. 

从血小板-肿瘤细胞相互作用探讨丹酚酸B对卵巢癌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81873043

付剑江

吕红,#王珊*,麻俊超*,张舟妙*,朱小翠*,徐焕军*,喻娟娟*

201901-202212

57

a

14. 

以上皮-间质转化为靶点的泥胡菜抗转移性乳腺癌活性成分发现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20171BAB205097

付剑江

吕红,#王伟*,邹雍*,王珊*,柯小琴*,刘婷*

201701-202012

6

a

15. 

基于动态生物网络体系的樟帮特色米泔水漂苍术"物-性-效"炮制机制和痛风性关节炎干预作用研究

81960716

龚千锋

龚飞鹏,#于欢,黄小方,#杨嵩虹*,郭怡静*,吴建雄*,李苏运*

202001-202312

34

a

16. 

基于碳基纳米复合材料放大信号的电化学中药材基因高灵敏鉴别传感器的研究

81860682

洪年

苏明声,#廖夫生,张婷*,许静*,肖飞*

201901-202212

35

a

17. 

基于IPA平台的垂直组合组学技术探讨二精丸防治肾阴虚阿尔茨海默病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

20182BCB22005

黄丽萍

姜宏梁#,刘华,刘波,李文宏,官扬,#潘琳娜#,殷玉婷,高燕萍,#潘荣斌,#陈银芳,周茂福#

201801-202012

50

a

18. 

自然药学观指导的含药肝孵育液法用于麻杏石甘汤平喘较优药物体系解析初探

81760785

李文宏

陈世红,#陈银芳,熊德梁,#肖雄,李莹*,许照*,周开放*,敖波*

201701-202012

34

a

19. 

基于ROS调控BK通道研究成骨细胞骨形成减少及二仙汤干预的分子机制

81860802

刘波

夏循礼,陈银芳,徐彭,王莹*,谢慧慧*,杨硕*,董业红*

201901-202212

36

a

20. 

基于MLKL靶点的江西地产苍耳necroptosis天然小分子抑制剂的发现及作用机制研究

81760706

刘华

刘峰,#zhigao wang#,高燕萍,#杨尊华,陈钟文,#刘文琴,曾令峰#*,徐丽*,朱伶俐*

201701-202012

34

a

21. 

基于代谢组学的栀子炭“凉血止血”功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

20171BAB215064

刘婧

付小梅,潘玲玲,#黄潇,刘德鸿*

201701-202012

6

a

22. 

葛的物质基础及核心功效生物学机制研究

2017YFC1702902

刘荣华

邵峰,#孟晓伟,#李文宏,唐芳瑞,#黄丽萍,张普照,#熊艳霞#,刘波,朱晓娟#,刘玉晖,李冰涛,屈飞,陈芳#,杨尊华,姜丽,#权赫秀,#林艳,聂晶,#张忠立

201712-202112

460

 

23. 

基于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自噬-凋亡的调控探讨补阳还五汤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机制

81860712

刘玉晖

李林#,孙昊鑫,#秦琬林#,曾兰芳*,侯贝贝*,张舟妙*,朱小翠#

201901-202212

38

a

24. 

基于粘液分泌机制探讨清肺化痰汤治疗COPD研究

81760744

屈飞

崔艳茹,#刘海云,#王立国,#徐优慧,#张丽,#黄小婷*

201701-202012

34

a

25. 

卫气与神经-免疫-内分泌调节对酒五味子促睡眠的节律调控作用研究

81860702

苏丹

梁健,#胡慧明,#祝婧,吴蜀瑶,#冯冰薇*,徐鹏飞*

201901-202212

35

a

26. 

基于生物药剂学探讨药汁制特色的江西建昌帮砂仁、陈皮制地黄炮制机理研究

81960714

王芳

王小平,#于欢,马勤阁,#魏荣锐,#李风琴,美丽*,王梁凤*

202001-202312

34

 

27. 

葛属植物种质资源评价研究

20192BAB205102

吴波

葛菲,邓可众,谢璐欣*,黄秋莲*

201907-212112

6

a

28. 

基于偏移活化能理论研究浸膏脉冲干燥作用及调控机理

81960718

伍振峰

赵海平,#熊耀坤,刘婧,李远辉,#康超超*,况弯弯*,喻芬*

202001-202312

35

 

29.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18YB177

谢卫华

吴苏芳*,刘荣华,程林,刘友儿

201801-202012

1.6

a

30. 

江西地产芳香性中药材干燥“保油-脱水-节耗”多维评价及工艺调控规律研究

81860771

熊耀坤

刘志勇,#赵雯#,慕泽泾,#刘建国,#王学成,#胡吉贤*,孙梦盛*

201901-202212

35

a

31. 

基于“广义质控组分”和“七情对照谱效关联追踪”的三棱质量评价研究

81860699

熊英

邓可众,杨堃#,张国龙,#宗琪*,刘聪*,李艳*

201901-202212

35

a

32. 

淫羊藿属种质资源调查及质量评价的系统研究

20181BAB205075

徐艳琴

葛菲,胡生福,黄小方,#刘林健*,蒋勇*

201801-202012

6

a

33. 

基于甜味受体的玉竹治疗阴虚证“补而不腻”作用机理研究

81960724

杨华生

聂晶吴璐#邵文祥#赖艳*,王莹*

202001-202312

35

a

34. 

基于辛润理论和水通道蛋白的蚕沙“和胃化湿”机理研究

81760722

杨华生

聂晶,#吴璐,#卢欢,#邵文祥,#谭丽霞*,闻丽珍*

201701-202012

34

a

35. 

基于GPR119激动和DPP-4抑制作用的双重调节剂的设计、合成及其抗2型糖尿病研究

20192ACB21012

杨尊华

房元英,#温泉,#万阳#,李惠兰#,何奇*,熊丽娟*,张少坤*,陈人豪*

201907-212112

5

a

36. 

基于“姜制温散”理论的建昌帮天麻炮制的“药性-药效-效应成分”关联的炮制作用变化机理研究

81760712

叶喜德

欧阳辉#,彭巧珍#,祝婧,于欢,叶菁*,何明珍#,罗金燕*,程磊*

201701-202012

34

a

37. 

寒热体质大鼠粪便代谢组学特征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研究及中药的调整

20192BAB205111

殷玉婷

何明珍,#刘丽丽,#陈芳*,栾思宇*

201901-202112

6

a

38. 

枳壳质量标志物与“陈久者良”科学内涵的研究

81860698

袁金斌

 

201901-202212

34

a

39. 

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

JXARS-11

张寿文

朱玉野,曾金祥,周至明,董燕婧*,李风琴

201801-202012

45

a

40. 

基于NF-KB/MAPK信号通路探寻延龄草甾体皂苷类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成分-可识别指纹图谱-候选药物-效应靶点”的分子机制研究

81760696

张忠立

欧阳辉,#王增涛,吴志瑰,王芳,吴文婷,徐元利*,严欢*

201701-202012

34

a

41. 

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探讨葛根芩连汤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作用机制

81774194

章常华

林贵兵,周立分,#涂秀英,#刘彤彤*,李腾飞*,王兴瑞*

201701-202012

50

a

42. 

“菌-肠-肝轴”异常-肝癖途径研究“黄芩-黄连”药对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分子机制

20192ACBL20027

章常华

曹征#叶荷平#于梅刘彤彤*孙军*薛亚楠*操映倩*肖琴*

201901-202112

5

a

43. 

“成分-代谢-生物效应”关联变化探讨建昌帮阴附片、阳附片作用差异及炮制机理

81860703

钟凌云

祝婧,于欢,何明珍#,黄艺,童恒力*,凡若楠*,于武华*

201901-202212

35

a

44. 

基于“热者益热”的姜制影响附子药性作用机制研究

81660663

钟凌云

祝婧,叶喜德,于欢,童恒力*,徐婷*,王婷婷*

201901-202212

40

a

45. 

葛的药用产品开发

2017YFC1702904

钟凌云

腾传震#,张嬉涛#,关志宇,王雅琪,黄艺,易敏之#,黄红卫#,杨凌宇#,谢有发#,格日勒#,马晓娟#,黄莹#,肖文丹#,易剑锋#,吕毅斌#,谢志勇#,冷艳#

201801-202212

241

a

46. 

葛原料产品加工过程关键技术

2017YFC1702904

钟凌云

于欢,祝婧,叶喜德,黄艺,邓小燕*

201801-202212

59.2

a

47. 

多物料、多流程的传统复制法自动化技术与装备研究

2018YFC1707201

钟凌云

 

201901-202312

48.25

a

48. 

短穗兔耳草调控TLR/MyD88/NF-κB和NALP3信号通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分子机制研究

20192BAB205104

朱继孝

 

201701-202012

6

a

49. 

“成分-燥性-药效”关联分析樟帮蜜麸枳壳“减燥增效”炮制机理

20192BAB215055

祝婧

钟凌云,易炳学,曾治君,#童恒力*,王凤娇*

201901-202112

6

a

50. 

基于含药肠吸收-肝孵育液药理学方法的中药体外PK-PD模型研究初探

20202ACBL206031

李文宏

肖雄陈世红#熊德梁#陈银芳高文军周开放*敖波*许照*

202001-202212

5

a

51. 

葛花富含花青素的酚类提取物吸收代谢及其在血管内抗氧化应激机制

20202BABL205011

张华

陈宇欢张洁#罗晶

202001-202212

3

a

52. 

基于血清外泌体探讨二仙汤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20202BABL206140

刘波

夏循礼#罗晶#吴雨蒙*孙煜昕*黄思敏*张丽*董业红*

202001-202212

3

a

53. 

基于 “TNF-α -MLKL-necroptosis”通路探寻豨莶草治疗RA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

20202BABL206146

刘华

刘峰#高燕萍#陈芳有靳永亮*盛天露*张纪越*

202001-202212

3

a

54. 

基于纳米材料功能化电极构建高灵敏均相电化学中药材基因鉴别传感器的研究

20202BABL206152

韦国兵

王华瑜廖夫生平欲晖胡奇军#张晶*徐慧慧*

202001-202212

3

a

55. 

基于智能感官技术及代谢组学的栀子道地特征及道地品质研究

20202BABL206153

付小梅

刘婧黄潇裴建国高莎*阚瑞*

202001-202212

3

a

56. 

基于3D Van-Krevelen图构建可视化道地中药香附质量评价模式的研究

202003BBGL73217

郭慧玲

胡律江#赵晓娟#封传华*罗江南*徐梦甜*

202001-202212

3

a

57. 

抗病毒中药——山腊梅药材质量提升研究

202003BBGL73218

舒任庚

 

202001-202212

3

a

 

 

 

 

 

 

 

 

注:此表填写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课题)。

(三)研究成果

1.专利情况

序号

专利名称

专利授权号

获准国别

完成人

类型

类别

1

一种便携式食品检测装置

CN211718130U

中国

董欢欢

其他

合作完成-第一人

2

一种具有截留器式油水分离器及挥发油提取系统

ZL 201821564212.2

中国

伍振峰

其他

合作完成-第一人

3

法半夏饮片颜色与成分含量的关联方法及应用

ZL202010793187.0

中国

钟凌云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4

一种过敏性鼻炎理疗艾灸仪

ZL201922005410.6

中国

熊耀坤

其他

合作完成-第一人

5

一种附子炮制工艺的优化方法

2020101264

澳洲

钟凌云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6

中药附子的炮制方法

ZL201710248855.x

中国

钟凌云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7

蜜糠的制备方法

201911298499.8

中国

张金莲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8

一种医疗用药材榨汁装置

ZL 201821716857.3

中国

祝婧

其他

合作完成-第一人

注:(1)国内外同内容的专利不得重复统计。(2)专利:批准的发明专利,以证书为准。(3)完成人:所有完成人,排序以证书为准。(4)类型:其他等同于发明专利的成果,如新药、软件、标准、规范等,在类型栏中标明。(5)类别:分四种,独立完成、合作完成-第一人、合作完成-第二人、合作完成-其他。如果成果全部由示范中心固定人员完成的则为独立完成。如果成果由示范中心与其他单位合作完成,第一完成人是示范中心固定人员则为合作完成-第一人;第二完成人是示范中心固定人员则为合作完成-第二人,第三及以后完成人是示范中心固定人员则为合作完成-其他。(以下类同)

2.发表论文、专著情况

序号

论文或

专著名称

作者

刊物、出版社名称

卷、期

(或章节)、页

类型

类别

1.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patent review (2014-present)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专利综述2014至今)

杨尊华

Expert opinion on therapeutic patents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2.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 Root and its Anti-Arthritis Effect on Adjuvant-Induced Arthritis in Rats via Modulation of Inflammatory Responses翻白叶树根的化学成分及其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

刘荣华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1-13

SCI(E)

合作完成-第二人

3. 

Dehydration of wolfberry fruit using pulsed vacuum drying combined with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coating pretreatment

杨明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4. 

Dendropanax dentiger (Harms) Merr. root and its major constituents exert therapeutic effect on adjuvant-induced arthritis in rats树参根总提取物对佐剂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刘荣华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1-9

SCI(E)

合作完成-第二人

5. 

Phytochemical Analysis,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Dendropanax dentiger Roots树参根的化学成分,抗炎和抗氧化研究

刘荣华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1-13

SCI(E)

合作完成-其他

6. 

Safety of high-dose Puerariae Lobatae Radix in adolescent rats based on metabolomics大剂量葛根对青春期大鼠的安全性研究  基于代谢组学

董欢欢

Food Science&Nutrition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7. 

Cloning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CfMYBs associated with regulation of methyl jasmonate biosynthesis in Cymbidium faberi (茉莉酸甲酯生物合成调控基因CfMYBs的克隆和分子特性 )

徐艳琴

The Horticulture Journal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8. 

Improved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y of novel Pulsatilla saponin D/α-hederin derivatives containing nitric oxide donors (新型含NO供体PSD衍生物的抗增殖活性研究)

杨尊华

New Journal of Chemistry

19532-19540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9. 

A homogeneous strategy of target-triggered catalytic hairpin assembly for thrombin signal amplification

崔汉峰

Microchemical Journal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10. 

Bioassay-guided isolation of cyclooxygenase-2 inhibitory and antioxidant(生物导向分离树参根中具有COX-2和抗氧化活性的苯丙素类化合物)

刘荣华

Bioorganic Chemistry

1-5

SCI(E)

合作完成-其他

11. 

A novel modification-free thrombin electrochemical sensing based homogeneous strategy

樊浩

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12. 

A three-stage microwave-vacuum, pulsed-vacuum and vacuum  drying method for lotus seeds

杨明

JOURNAL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13. 

Pulsatilla chinensis saponins cause liver injury through interfering ceramide/sphingomyelin balance that promotes lipid metabolism dysregulation and apoptosis(皂苷成分通过干扰肝损伤  神经酰胺/鞘磷脂平衡促进脂质代谢  失调与细胞凋亡)

苏丹

PHYTOMEDICINE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14. 

Highly sensitive host-guest mode homogenous electrochemical thrombin signal amplification aptasensor based on tetraferrocene label

樊浩

Bioelectrochemistry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15.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homopolysaccharide with hypoglycemic activity from the roots of Pueraria lobata(葛根中均有降糖活性的均一多糖及其结构解析)

杨世林

Food&Function

7104-7114

SCI(E)

合作完成-其他

16. 

Continuous petal variation in Epimedium tianmenshanense (Berberidaceae), a taxon endemic to western Hunan, China(中国特有种天门山淫羊藿花瓣变异研究)

徐艳琴

NORDIC JOURNAL OF BOTANY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17. 

Development of New Electrochemical Sensor based on Kudzu Vine Biochar Modified Flexible Carbon Electrode for Portable Wireless Intelligent Analysis of Clenbuterol基于葛藤生物炭修饰柔性碳电极的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研制及其克伦特罗的便携式无线智能分析

葛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chemical Science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18. 

A novel DNA sensor of homogeneous electrochemical signal amplification strategy(均相电化学信号放大策略的新型DNA传感器)

樊浩

Microchemical Journal

104777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19. 

Sishen Pill Treatment of DSS-Induced Colitis via Regulating Interaction With Inflammatory Dendritic Cells and Gut Microbiota四神丸对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和树突状细胞对话的调节作用

殷玉婷

Front. Physiol

 

SCI(E)

合作完成-第二人

20. 

Gut microbiome-derived lactate promotes to anxiety-like behaviors through GPR81 receptor-mediated lipid metabolism pathway(中文翻译:肠道微生物源性乳酸通过GPR81受体介导的脂质代谢途径促进焦虑样行为)

苏丹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21. 

Identifying the chemical markers in raw and wine-processed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by 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coupled with multiple statistical strategies

杨明

Biomedical chromatography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22. 

Two new compounds from the stewed 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 and their protective effect against Aβ25-35 induced cytotoxicity and oxidative stress damage(多花黄精中两个新化合物的分离及其对 Aβ25-35引起的细胞毒性及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

黄丽萍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23. 

Dehydration of hawthorn fruit juices using ultrasound-assisted vacuum drying(超声辅助真空干燥山楂提取物)

杨明

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24. 

lncRNA MT1JP Suppresses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Breast Cancer Cells in vitro and in vivo by Regulating the miRNA-214/RUNX3 Axis

屈飞

OncoTargets and Therapy

5033-5046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25.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hepatic insulin resistance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nd potential treatment strategies(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及潜在治疗策略)

章常华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104984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26. 

Effect of methyl-substitution on carbazole/oxadiazole donor-acceptor (D-A) type host materials for efficient solution-processed gre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甲基取代的咔唑/噁二唑型有机发光二极管主体材料的性能研究

陈媛

Tetrahedron

131030

SCI(E)

合作完成-第二人

27. 

A homogeneous electrochemical DNA sensor on the basis of a self-assembled thiol layer on a gold support and by using tetraferrocene for signal amplification(基于在金载体上自组装巯基层并使用四茂铁进行信号放大的均质电化学DNA传感器)

樊浩

Microchimica Acta

340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28. 

A sensitive homogenous aptasensor based on tetraferrocene labeling( 一种基于四二茂铁标记的均相灵敏传感器用于凝血酶的检测)

樊浩

Analytica Chimica Acta

1-7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29. 

Multi-signal amplification electrochemical DNA biosensor based on exonuclease III and tetraferrocene(基于核酸外切酶III和四茂铁的多信号放大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

樊浩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

4143-4150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30. 

Gegen Qinlian Decoction abates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associated liver injuries via anti-oxidative stress and anti-inflammatory response involved inhibition of toll-like receptor 4 signaling pathways(葛根芩连汤通过抗氧化应激和抑制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涉及的炎症反应而缓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的肝损伤)

章常华

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31. 

The complete chloroplast genome of Epimedium mikinorii Stearn. (Berberidaceae)直距淫羊藿叶绿体全基因组分析(小檗科)(葛菲通讯)

葛菲

Mitochondrial DNA Part B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32. 

An untargeted metabolomics approach to investigate the wine-processed mechanism of Scutellariae radix in acute lung injury

杨明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33. 

Network pharmacology-based strategy to investigate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s of Tinospora sinensis for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黄丽萍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34. 

A comprehensive profiling of free, conjugated and bound phenolics and lipo‐ philic antioxidants in red and green lentil processing by-products(全面分析红色和绿色小扁豆副产物中游离态、缀合态、结合态多酚和脂溶性抗氧化物)

刘荣华

Food Chemistry

126925

SCI(E)

合作完成-其他

37

A Novel PCB77 Electrochemical Sensor Based on Nano-functionalized Electrode and

姚雪莲

JOURNAL OF NEW MATERIALS FOR ELECTROCHEMICAL SYSTEMS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38. 

Lactobacillus pentosus S-PT84 Prevents Low-Grade Chronic Inflammation-Associated Metabolic Disorders in a Lipopolysaccharide and High-Fat Diet C57/BL6J Mouse Model

张华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SCI(E)

合作完成-其他

39. 

The Effects of Low-Dose and High-Dose Decoctions of Fructus aurantii in a Rat Model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不同剂量枳壳煎剂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

祝婧

Med Sci Monit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40. 

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 of Stir Fried Hordei Fructus Germinatus(炒麦芽中的美拉德反应产物能有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杨华生

JOURNAL OF MEDICINAL FOOD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41. 

Enhanced Anti-Glioma Efficacy by Borneol Combined With CGKRK-Modified Paclitaxel Self-Assembled Redox-Sensitive Nanoparticles

熊耀坤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558-562

SCI(E)

合作完成-其他

42. 

Uncovering the mechanism of the effects of Paeoniae Radix Alba on iron-deficiency anaemia through a network pharmacology-based strategy

张金莲

BMC Complement Med Ther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43. 

Systems Pharmacology-Based Strategy to Investigate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s of Radix Puerariae for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吴文婷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1-17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44. 

Making polymer fibers strong and tough simultaneously(制备高强高韧聚合物纤维)

许文慧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481-482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45. 

Cardioprotective Effects of Latifolin Against Doxorubicin-Induced Cardiotoxicity by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in Mice(latifolin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抗阿霉素导致的心肌毒性的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刘荣华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pharmacology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46. 

Preparation of Puerarin Chitosan Oral Nanoparticles by Ionic Gelation Method and Its Related Kinetics(葛根素纳米粒离子凝胶法制备方法及其相关动力学研究)

关志宇

Pharmaceutics

216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47.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ctive Components of Aurantii fructus Causing Dry Mouth by Analysis of Aquaporin 5 Expression(基于水通道蛋白AQ5分析枳壳的燥性活性成分)

张金莲

Rev Bras Farmacogn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48. 

A double signal amplification electrochemicalMicroRNA biosensor based on catalytic hairpin assembly and bisferrocene label(基于催化发夹装配和双二茂铁标记的双信号放大电化学MicroRNA生物传感器)

樊浩

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113816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49. 

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high-quality cDNA library of Cymbidium faberi suitable for yeast one- and two-hybrid assays(用于酵母单双杂交的蕙兰优质cDNA文库构建与鉴定)

徐艳琴

BMC Biotechnology

4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50. 

Network Pharmacology-Based strategy to Investigate the Pharmacologic Mechanisms of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for Treatment of Chronic Gastritis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白术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理机制研究

龚千锋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SCI(E)

合作完成-第一人

51. 

基于PCR-DGGE技术研究蚕沙对湿阻中焦证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杨华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SCD

合作完成-第一人

52. 

箭叶淫羊藿的资源分布及质量特征研究进展

徐艳琴

中草药

 

CSCD

合作完成-第一人

53. 

黄芩-黄连药对不同配比对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的影响

章常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SCD

合作完成-第一人

54. 

G 蛋白偶联受体 119 激动剂的研究进展

杨尊华

药学学报

 

CSCD

合作完成-第一人

55. 

升麻炮制历史沿革及研究进展

祝婧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合作完成-第一人

56. 

多穗金粟兰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罗永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688-1697

CSCD

合作完成-第一人

57. 

箭叶淫羊藿与近缘种天平山淫羊藿花粉形态对比研究

徐艳琴

广西植物

 

CSCD

合作完成-第一人

58. 

不同消解方法对青钱柳茶叶中 6 种有益元素含量的影响

舒任庚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57-2060

CSCD

合作完成-其他

59. 

无尾果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刘华

中药材

2151-2154

CSCD

合作完成-第一人

60. 

清肺化痰汤通过抑制JAK2/STAT3通路上调CFTR的表达治疗COPD

屈飞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1-7

CSCD

合作完成-第一人

61. 

葛根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ATF6表达的影响

刘玉晖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SCD

合作完成-第一人

62.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知母黄柏药对防治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章常华

时珍国医国药

1505-1509

CSCD

合作完成-第一人

63. 

葛根芩连汤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作用相关的差异蛋白筛选

章常华

时珍国医国药

1309-1312

CSCD

合作完成-第一人

64. 

宽叶金粟兰中1对具有神经保护活性的倍半萜对映体

陈芳有

药学学报

1855-1858

CSCD

合作完成-第一人

65. 

泽漆醇提物对 LPS 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及其炎症信号通路 MAPK/NF-κB 的影响

陈兰英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SCD

合作完成-第一人

66. 

葛根炮制的历史沿革及其现代炮制机制研究进展

钟凌云

中华中医药杂志

 

CSCD

合作完成-第二人

67. 

不同采收期栀子中8个有效成分含量动态变化与颜色的相关性研究

付小梅

中国中药杂志

 

CSCD

合作完成-第一人

68. 

减压提取及其联合技术在中药挥发油中的研究进展

伍振峰

中草药

 

CSCD

合作完成-第一人

69. 

虚实结合的层次化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钟凌云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SCD

合作完成-第一人

70. 

二仙汤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分化和脂向分化的影响

刘波

中华中医药杂志

2829-2833

CSCD

合作完成-第一人

71. 

药用黄精炮制的历史沿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张金莲

中国中药杂志

 

CSCD

合作完成-第一人

72. 

紫距淫羊藿的形态变异式样及描述修订

徐艳琴

广西植物

 

CSCD

合作完成-第一人

73. 

枳实中酚类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

邓可众

中国药房

 

CSCD

合作完成-第一人

74. 

酸橙中4种单萜成分的GC-MS含量测定

邓可众

时珍国医国药

 

CSCD

合作完成-第一人

75. 

淫羊藿属分类学研究:进展、问题与展望

徐艳琴

广西植物

601-617

CSCD

合作完成-第一人

76. 

药材南天竹的组织学鉴定

付小梅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120-128

CSCD

合作完成-第一人

77.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生脉注射液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

王芳

中草药

 

CSCD

合作完成-第一人

78. 

新型含二茂铁有机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质

崔汉峰

合成化学

341-345

CSCD

合作完成-第一人

79.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枳实挥发油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的机制研究

王芳

中国中药杂志

 

CSCD

合作完成-第一人

80. 

传统炮制技术与现代系统科学整合__省略_附片_阳附片炮制机制研究思路浅谈

龚千锋

中华中医药杂志

 

CSCD

合作完成-第一人

81. 

白芍炮制的历史沿革及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张金莲

中草药

1951-1969

CSCD

合作完成-其他

82. 

江西建昌帮阴附片和阳附片对阳虚小鼠棕色脂肪组织的影响

钟凌云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SCD

合作完成-第二人

83. 

丝穗金粟兰化学成分研究

陈芳有

中草药

1485-1490

CSCD

合作完成-第一人

84. 

山蜡梅提取物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研究

舒任庚

时珍国医国药

536-538

CSCD

合作完成-第一人

85. 

宽筋藤有效部位对 半乳糖联合 Aβ25 ~ 35 所致 AD 大鼠海马蛋白组学的影响

黄丽萍

中国药学杂志

 

CSCD

合作完成-第一人

86. 

远志的炮制研究进展

叶喜德

中国实验方剂学

 

CSCD

合作完成-第一人

87. 

基于数据挖掘的芳香类中药治疗便秘高频次使用药对“陈皮-木香”网络药理学研究

王芳

中国中药杂志

 

CSCD

合作完成-第一人

88. 

基于 UPLC-Q/TOF-MS 分析江西特色炮制工艺对枳壳化学成分的影响

祝婧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SCD

合作完成-第一人

89. 

信前胡中香豆素类成分的分离鉴定

罗永明

中药材

2424-2429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合作完成-第一人

90. 

UHPLC-Q-TOF-MS 法测定僵蚕及其制剂中白僵菌素

欧阳胜

中成药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合作完成-第一人

91. 

肉桂、知母对寒热体质大鼠下丘脑TRP通道的调整作用

殷玉婷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合作完成-第一人

92. 

基于AHP-CRITIC混合加权法和响应面法的盐车前子炮制工艺优选及其利尿作用考察

张金莲

中国实验方剂学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合作完成-第一人

93. 

五味金色缓释片处方筛选及其在比格犬体内药动学研究

关志宇

医药导报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合作完成-第一人

94. 

二仙汤对去卵巢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刘波

中华中医药学刊

164-167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合作完成-其他

:(1)论文、专著均限于教学研究、学术论文或专著,一般文献综述及一般教材不填报。请将有示范中心成员署名的论文、专著依次以国外刊物、国内重要刊物,外文专著、中文专著为序分别填报。2)类型:SCIE)收录论文、SSCI收录论文、A&HCL收录论文、EI Compendex收录论文、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收录论文、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收录论文(CSSCI)、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收录论文(CSCD)、外文专著、中文专著;国际会议论文集论文不予统计,可对国内发行的英文版学术期刊论文进行填报,但不得与中文版期刊同内容的论文重复。(3)外文专著: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4)中文专著: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不包括译著、实验室年报、论文集等。(5)作者:所有作者,以出版物排序为准。

3.仪器设备的研制和改装情况

序号

仪器设

备名称

自制或

改装

开发的功能和用途

(限100字以内)

研究成果

(限100字以内)

推广和应用的高校

1

一种网孔传送带增压脱水保油式干燥机

自制

该网孔传送带增压脱水保油式干燥机,采用网孔式传送带,使得药材能够不停移动,网带横向布风均匀,增加干燥速率,同时对内部增压,使得易挥发性物质的稳定,保证药材质量,设置有循环风机,加速空气流通速率,空气循环利用节省能源,该装置原理简单,可操作性高,且干燥速率快,保油率高,药材质量好。

熊耀坤; 杨明; 柳鑫梁; 伍振峰; 周立分; 胡建国; 一种网孔传送带增压脱水保油式干燥机, 2020-07-03, 中国专利, ZL201921668610.3.

1

2

一种多功能减压振动干燥机

自制

一种多功能减压振动干燥机,该多功能减压振动干燥机,增加了机体的寿命,且防止在干燥过程中机体内部气压过大对中药造成伤害,同时该使下料更加平稳,且不会出现卡料的情况出现。

熊耀坤; 刘志勇; 伍振峰; 朱根华; 王学成; 周立分; 胡建国; 袁恩; 一种多功能减压振动干燥机, 2018-12-03, 中国专利, ZL201822011811.8.

1

注:(1)自制:实验室自行研制的仪器设备。(2)改装:对购置的仪器设备进行改装,赋予其新的功能和用途。(3)研究成果:用新研制或改装的仪器设备进行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列举1-2项。

4.其它成果情况

名称

数量

国内会议论文数

12

国际会议论文数

0

国内一般刊物发表论文数

19

省部委奖数

4

其它奖数

17

注:国内一般刊物:“(三)2”以外的其他国内刊物,只填汇总数量。

    五、信息化建设、开放运行和示范辐射情况

(一)信息化建设情况

中心网址

         http://zysy.jxtcmi.com

中心网址年度访问总量

6000人次

信息化资源总量

61440Mb

信息化资源年度更新量

10240Mb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39

中心信息化工作联系人

姓名

谢卫华

移动电话

18270872454

电子邮箱

306194111@qq.com

(二)开放运行和示范辐射情况

1.参加示范中心联席会活动情况

所在示范中心联席会学科组名称

药学组

参加活动的人次数

0人次

 

2.承办大型会议情况

序号

会议名称

主办单位名称

会议主席

参加人数

时间

类型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药事管理学》《中药炮制学》课程联盟成立大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70

2020年12月

全国性

 

 

 

 

 

 

:主办或协办由主管部门、一级学会或示范中心联席会批准的会议。请按全球性、区域性、双边性、全国性等排序,并在类型栏中标明。

3.参加大型会议情况

序号

大会报告名称

报告人

会议名称

时间

地点

1

用中医思维指导守正创新

刘红宁

2020中国中药制剂大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2020年12月

广西南宁市

2

中药民族药开发研究策略

杨世林

2020中国中药制剂大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2020年12月

广西南宁市

3

中药炮制学课程建设的思考

杨明

教育部高等学校《药事管理学》《中药炮制学》课程联盟成立大会

2020年12月

江西南昌

4

麻城菊花在中医芳香产业中的发展前景

杨明

加中国·麻城菊花产业高层论坛

2020年10月

江西麻城

5

中药精油调节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研究和应用

杨明

中国芳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作

2020年8月

上海

注:大会报告:指特邀报告。

4.承办竞赛情况

序号

竞赛名称

竞赛级别

参赛人数

负责人

职称

起止时间

总经费(万元)

1

赣鄱工匠大赛中药炮制竞赛

省级

73

杨明

正高级

2020年11月21日至21日

10

注:竞赛级别按国家级、省级、校级设立排序。

5.开展科普活动情况

序号

活动开展时间

参加人数

活动报道网址

1

2020年10月10日

30

https://www.jxutcm.edu.cn/info/1010/28187.htm

2

2020年8月3日至4日

8

https://www.jxutcm.edu.cn/info/1010/27782.htm

3

2020年8月3日至5日

5

https://www.jxutcm.edu.cn/info/1010/27702.htm

6.承办培训情况

序号

培训项目名称

培训人数

负责人

职称

起止时间

总经费(万元)

1

赣鄱工匠大赛中药炮制竞赛裁判培训

30

张金莲

正高级

2020年11月15日

1

2

 

 

 

 

 

 

 

 

 

 

 

 

注:培训项目以正式文件为准,培训人数以签到表为准。

(三)安全工作情况

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2230人次

是否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伤亡人数(人)

未发生

0

0

注:安全责任事故以所在高校发布的安全责任事故通报文件为准。如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请在其下方表格打钩。如发生安全责任事故,请说明伤亡人数。

 

 

 

 

 

 

 

 

 

 

 

 

 

 

Copyright ©  江西中医药大学  赣ICP13005956号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兴湾大道818号    邮编:330004